(jxf吉祥官网总站通讯员 唐诗音 供图 吕蓁)12月1日下午,我院2023年第33期(总383期)“水产讲坛”在水产楼A座105报告厅举行,特邀董在杰研究员作了题为“水产育种项目设计及遗传评价”的报告。本次讲座由高泽霞老师主持。
董在杰研究员作报告
首先,董在杰研究员提出,为何需要遗传改良项目,这能够使动物适应需要或环境;提高产量、可靠性、一致性;提高抗病力;投入的回报大;控制近亲繁殖等。随后,董在杰研究员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设计和实施遗传改良项目的八个步骤,分别是描述生产体系、选择品种、品系和繁殖系统、规划育种目标、建立选育指标、设计遗传评价的系统、选择动物和配对体系、监测和比较其他项目以及设计扩展系统。选育方法包括个体选育或群体选育、群组选育、家系内选育和综合选育,各有其优缺点。其中,在描述生产体系中要注意,一种“基因型”不会在所有的环境中都是最好的,不同时期表现不同。另外,正确选择品种相当于几代的选育,如罗非鱼一年两代,而鳙鱼四年一代,这样的试验通常比较复杂和昂贵,但非常有效。
董在杰研究员回答提问
接着,董在杰研究员以自身研究的福瑞鲤2号综合选育为例,讲解了其育种技术路线,福瑞鲤2号更加关注了生长和成活率两方面,福瑞鲤2号在江苏、广西、云南、贵州等地进行了生产性养殖对比实验,发现在贵州的养殖效果很好,这也印证了一种“基因型”不会在所有的环境中都是最好的观点。在相同条件下,养殖16个月的福瑞鲤2号生长速度与同龄普通养殖鲤鱼相比平均提高22.9%,成活率平均提高6.5%,进一步改良了福瑞鲤的性状,适宜在全国可控淡水水域中养殖。
同时,董在杰研究员及其团队在选育过程中研发了结合数量遗传学BLUP分析和家系选育的综合选育技术,以及配套有PIT个体标记技术和丁香油麻醉技术,并获得了发明专利证书。最后董在杰研究员简要介绍了福瑞鲤2号“育-繁-推”体系和遗传评价。
在场师生认真聆听报告
本次“水产讲坛”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同学们对水产育种项目设计及遗传评价方面的了解,大大开阔了视野,受益匪浅。
【背景资料】
董在杰,博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导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中青年领军人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渔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银川市高精尖缺人才,镇江市“金山英才”(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兼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项目顾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遗传学会理事,江苏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农学会理事,海南省水产种业工程研究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水产学报》和《上海海洋大学学报》编委。
长期从事水产遗传育种、繁殖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在水产动物的遗传学基础、育种技术、扩繁技术和养殖示范推广上开展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研发,取得显著成果,培育国审水产新品种7个,获得包括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内的各类奖励26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4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3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9部。获得过多种荣誉。
审核人:熊晓磊